倉頡輸入法

查詢倉頡碼或速成碼

在此感謝朱邦復先生和沈紅蓮女士發明及改良倉頡輸入法。

《文章》

《倉頡速成練習》


《倉頡輸入法》

「倉頡輸入法」是一種以字形來拆字取碼的漢字輸入法。

能以英文鍵盤輸入漢字。

倉頡輸入法一共有24個倉頡字母及一個「難」鍵。即共使用25鍵來輸入漢字。

「日、月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」

「竹、戈、十、大、中、一、弓」

「人、心、手、口」

「尸、廿、山、女、田、卜」

「難」

每個倉頡字母再洐生出一些輔助字形。

倉頡輸入法以這些倉頡字母來為每個漢字編碼。

一個漢字最少一碼,最多五碼。

倉頡的重碼少,輸入速度快。

倉頡輸入法由朱邦復先生及助手沈紅蓮女士一起發明。朱邦復先生放棄了倉頡輸入法的專利權,免費開放給任何人使用。所以差不多所有中文系統都有內置倉頡輸入法。

第一代的倉頡發表於1976年,名為「形意檢字法」。原是為出版印刷業界作檢字之用,以提升排版及執字粒的效率。

之後,朱邦復先生及助手沈紅蓮女仕一起改良「形意檢字法」,使之能應用在中文電腦上。後來「形意檢字法」改名為「倉頡輸入法」。

在發明倉頡輸入法之前,世上還沒有能以英文鍵盤快速輸入中文漢字的方法。

倉頡輸入法難決了這難題,是中文電腦發展的一大突破。

之後,倉頡輸入法還不斷有改良版本,1982年發表第三代倉頡,1985年發表第五代倉頡。

現在最多人使用的版本是第三代倉頡輸入法。

Windows 內建倉頡是三代倉頡。

Mac, iphone, Android 內建倉頡是三代倉頡 + 五代倉頡。

倉頡輸入法教學 (www.hkcards.com)

 倉頡字母及輔助字形

 鍵盤指法

 連體字及分體字

 取碼原則

 例外字

 特別留意

 補充資料